【预告】“中国非遗文化周”系列展示活动
中国文化中心与新加坡同济医院,将于下月共同主办“中国文化周”活动,本次活动以“传承与创新——中国非遗”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本地民众切身地感受与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中新文化交流互鉴。
为契合这一主题活动,重庆市派出重庆民间医药博物馆馆长、国家级非遗“刘氏针灸刺熨疗法”传承人刘光瑞及其助手共4人来新加坡参与中医专题讲座、学术交流、非遗展览展示、非遗产品推展等活动,呈现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和实践中的丰硕成果。
主讲人:刘光瑞教授
主持嘉宾:李秉蘐 博士
讲座题目:
《刺熨求真——中国针灸放血与火熨的绝技展示》
讲座提要:
一、砭石与针灸
二、巫咒与血祭
三、医源与绝技
四、扶阳与泻毒
五、针刺与绝技
六、灸熨与绝活
七、辨证与识病
八、外治与内服
九、刺熨的未来
刘光瑞,中医副研究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针灸·刘氏刺熨疗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定为国家级专家,2014年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薪传奖。
刘光瑞教授创办了重庆市神农中医药研究所、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重庆市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少林堂国医书院,继承中医少林堂。
刘光瑞出生于医生世家,自幼随父习医,从小对医学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志要为医药事业作出不朽贡献。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成果。在科研上,荣获国际大奖三项,荣获国内各类奖项28次,其中东方神农药笔获第39届尤里卡金奖、第7届全美新科技技术金奖,中医生物工程系列荣获第9届生物保健大奖。
著有中国民间医药系列丛书12册,出版发行受海内外读者好评,被评为渝版十大畅销书之一、第五届全国科普图书奖并还评为重庆市“十大藏书家”、2001年被北京卫生保健基金会评为“优秀卫生工作特别突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国内外学术界影响甚远。乡村草医草药系列丛书一套共8册等。著有医学类书籍:《中国民间医药系列丛书》《乡村草医草药丛书》《农村医疗保健丛书》、《刺熨求真》、《中国针灸发展史图典》、《养生台历》、《经典》、《养道恒历-国医24节气养生年轮》等在海内外发行。文史类著作有《中国匾额学》、《韵典》收藏中医药文物及标本20000余件、古匾3000多块、古籍50000余册。发表各类论文及采论专题200多篇或次。各种养生讲座或学讲座100余场。
1996年10月又在全国首创“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将上万件医药文物及数千册古医书、标本、历代史料考证展示,受到国家领导人赞誉,国防部长张爱萍、军委副主席迟浩田还专门为此题词鼓励;中央一台、二台、四台也为此作多次报道。特别是外国游客更感兴趣,他们中不少人来电来函邀请作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并且该馆先后到美国、泰国、新加坡、德国等国家作“历代中医药发展史展览”,为使中国民间医药服务于人类,为扩广中医药文化作出了极大贡献。
1997年10月,按照祖传秘方,结合多年行医经验,经过长期试验,开创了唐妃纯中药养颜系列化妆品。该产品远销欧美国际市场和广东、深圳、北京、天津、武汉等国内各大城市,深受消费者欢迎。该产品的问市,弥补了化学药品美容会带来副作用的不足。与当今国际国内倡导的美容事业向“绿色美容”发展完全一致,非常适合我国民族肤色、肤质美容的需要。1998年、1999年相继又开发的纯中药化妆品“伊美尔斯”、“如兰堂”等品牌,并且研制了各种贴系列、膜系列,操作简便的洁面品“净肤棉”系列等来代替当今世面上的洁面奶,把“绿色美容”化妆品推向的一个新阶段。
2008年继承发扬祖辈传承的“针灸·刘氏刺慰疗法”,被文化部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刘氏刺熨疗法是从光绪年间就开始兴起,历经几代人的研究。改革开放后,刘光瑞继承传统针灸疗法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从最早主要治疗风寒病症发展到现在能治疗(1)常见疾病;(2)疑难杂症如牛皮癣、眩晕,妇科疾病;(3)肿瘤方面的疾病,如肺癌、妇科肿瘤等。刘氏刺熨疗法在继续传承传统疗法的基础上,进行新技术运用和创新,拟结合电热、磁疗、生物制剂使用、红外线的利用等,使技术使用更自然,更天然,更无副作用,更具疗效,配方更改良。 因中医是标本兼治,现在越来越多人的接受中医疗法,还因中医少林堂是老字号诊所,在诊所看病的人越来越多,深受患者好评。
2013年曾提出人体经络“暗物质、暗气流、暗能量的辩证转化关系”全新理论;2015年创新研究了中国针灸发展史图典、中国针灸卡通娃娃,把复杂的针灸通过时尚元素表现出来。
目前正在完成《中医哲学图典》及《巫典》、《中医药养生对联集》等丛书的编著工作和各种中医药产品的创新开发。
主题为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历代先贤中医国粹成就展示,以及刘氏历代先贤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升华、传承、发扬的中医独门绝技展示,展品包括中英文字挂图40幅。
相关活动预告
“丝路和鸣”民族音乐会暨连云港旅游推介活动预告
【预告】6月精彩活动
【预告】“中国非遗文化周”系列展示活动
中国曲艺红星大汇演,4月29日闪亮登场
音乐会: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交响乐团-2017“南洋之声”音乐会
汇报演出: 中国儿艺马兰花艺校-- 快乐童年
写作比赛:楚才杯作文竞赛 2017新加坡分赛区比赛
展览:岭南画学-- 广州美术学院教师中国画作品展
电影:“全景中国”--《乡村里的中国》
海选:第二季中国新歌声新加坡海选
展览: 时代映像-中国时装艺术精品展
论坛:梨园世纪·2017国际戏曲学术高峰论坛
锡剧《一盅缘》即将与新加坡观众见面!
“全景中国”-- 中国文化中心邀您一起看电影
2017年“乐享中国—欢乐春节” 摄影作品征稿启事
春城洋溢华夏情暨欢乐春节活动
欢乐春节-新春音乐会2017
关于中心
中心位于新加坡文化区,毗邻南洋艺术学院、国家图书馆、新加坡美术馆等众多文化机构。中心设有展厅、剧场、图书馆、教室等场所设施,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供了充分保障。
微信二维码
联系我们
地址:China Cultural Centre(中国文化中心), 217 Queen Street, Singapore, 188548
电话:0065 63511858 转 8100
传真:0065 68370281
电子邮箱:2015cccsg@gmail.com
Facebook: www.facebook.com/cccsingap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