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节气 | 今日白露——中国美术馆名作中的“白露”
二十四节气 Solar Terms, 所有文章 Article
0


2025年,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携手中国美术馆推出“中国美术馆名作中的二十四节气”,将最具文化特质和民族特色的二十四节气与中国美术馆藏经典名作相结合,“典藏活化”,讲述经典作品和创作者背后的故事,普及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知识,让新加坡民众通过新媒体欣赏到中国美术馆的经典美术作品。
朱耷(1624-1705),明太祖朱元璋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之后裔,封藩在江西南昌。明亡,出家为僧,号八大山人,别号雪个、驴屋等等。其花鸟画以冷逸、凝练的格调被誉为清初四僧之一。
《芦雁》属四条屏之一,四条屏分别描绘鹤、鹿、雁、水鸟,是八大山人70岁左右的佳作,每幅构图精简、取象夸张、笔墨浑沦,传达其孤傲落寞、清空出世的思想情愫。这幅《芦雁》景致比较复杂,河畔一隅,群雁止息,其中一雁独步休憩,两雁仰首翘望;天际一雁展翅飞下,折颈亢鸣,恰与仰首双雁呼应;唯画面正中横垣数枝芦草,阻断相互的翘盼。这种独特的构图,被人称之为“中断结构”,天地被此分割,翘盼之雁就感到可望而不可及,并产生忽远忽近的幻觉。此种空间意识的简化属于八大山人独特的象征性处理手法,成为其鲜明的绘画语言之一,时常出现,籍以传达难以团圆的惆怅情感。
*中国美术馆授权使用,不得转载
Related Posts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