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馆说 | 原来古代就有“生活方式博主”了,10件文物带你了解古人的精致日常
你以为“精致生活”是现代人的理想生活?其实不然,我们的老祖宗们也有着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生活追求。一起去看看江苏省博物馆里那些能让你大呼“哇,古人也太会生活了吧”的精美文物。
玉石盆景:小小盆里藏大乾坤

先来看看南京博物院的清·玉石梅花铜镀金珐琅盆景。别小看这盆小小的玉石盆景,它的花叶、枝干甚至每片花瓣都用玉、碧玺、绿松石、象牙、珊瑚、琥珀等精雕细琢组合而成,仿佛一个微型花园搬进了宫殿。镀金之后,整盆散发出宫廷般的豪华气息。古人说,这不只是装饰,更是一种“把自然装进口袋”的生活态度——想想现代人追求的微景观,古人早就玩得炉火纯青了!
海兽葡萄镜:葡萄架下的小精灵

收藏于宜兴市博物馆的唐·海兽葡萄镜,别看它直径才11厘米,背后的雕刻可是活灵活现:四只瑞兽在葡萄架上攀援,头大体宽,灵动的禽鸟和蝴蝶穿插其中,仿佛微型生态园。这说明唐人不止懂生活,更懂得用艺术把生活美化到极致。古镜还兼具辟邪功能,看来古人早就会“闻镜识吉凶”。
漆器奁与仕女园林:古人有自己的“小剧场”

如果去到常州博物馆,你一定会被南宋·朱漆戗金莲瓣式人物花卉纹奁迷住。奁盖上的园林仕女图,山石、柳树、花径、仕女和婢女,排列得就像一个微缩剧场:两位仕女挽臂低语,一位婢女捧着长颈瓶随侍旁边,仿佛你在旁边偷听到古人的小秘密。
发型里的唐朝天空:唐·伎乐飞天纹金栉

扬州博物馆的唐·伎乐飞天纹金栉,薄如羽翼,镂空飞天和卷云装饰,戴上它,你的发型就能“通天”。古人用头饰的精致程度来彰显身份,更把艺术直接戴在头上。
金蛙玉叶:戴上即贵气

常州博物馆收藏的明·金蛙玉叶银簪,金光闪闪还镶嵌宝石。明代皇室特别注重金银器的精致与堆砌纹饰,这种簪子不仅好看,还能告诉别人“我家财力雄厚”。
闻香识古人:南宋·“中兴复古”香饼

常州博物馆的南宋·“中兴复古”香饼,灰色小方块上刻着“中兴复古”,原料含沉香、脑麝、栀花。古人挂着它净化空气、修心养性,还能彰显身份地位:香香的生活,也要高调。
四层香炉:文人式生活指南

南通博物苑的清·如意式印香炉,炉盖、燃烧层、贮放层、底座分层设计,精巧又讲究。炉盖透雕诗文——“读易一卷弹琴一曲坐久心清快然自足”,古人的生活哲学就是:香、书、琴,缺一不可。
披上微型山水画:清·朱红缎地彩绣对襟女褂

苏州丝绸博物馆的清·朱红缎地彩绣风景花卉纹对襟女褂,朱红缎底绣九曲石桥、石榴花树、梅兰菊荷牡丹,层次分明、活而不闷。古人穿它出门,身上就带着一幅微型山水画,直接“秒了”!
贵气如果有形状,那一定是“一圈圈”的

常熟博物馆馆藏的宋·“刘三郎铺己酉”款金臂钏,螺旋盘拢十圈,内侧有商铺落款,可调节松紧。古人爱美又讲究实用,十圈设计不仅稳妥,还能展示身份——实用与奢华兼得。
书房里的江山图:清乾隆·御题金山图玉砚屏

镇江博物馆的清乾隆·御题金山图玉砚屏,青白玉雕刻金山胜景,红木底座雕卷草和云纹。乾隆御题诗、苏轼故事加持,让文人坐在书房就能环游江山。古人的“桌面风景”,比你屏保高级多了。
文章来源:江苏卫视
Related Posts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